PayPal 全教學

全球最受歡迎的付款系統, 你必須知道的簡易教學

12
顯示具有 諾華誠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諾華誠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金管局研破信貸資料機構一家獨大

金管局研破信貸資料機構一家獨大 [2019.01.08] 發表 【明報專訊】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昨透露,當局去年已就個人資料信貸安排諮詢業界,包括應否增加有關服務機構,惟需考慮增加機構數目帶來的風險,但未有透露詳細諮詢內容。 稱去年諮詢業界 阮國恒:需考慮風險 銀行公會重申,保障客戶個人資料是銀行的首要重點,對於任何有助加強客戶資料安全的建議持開放態度。 阮國恒於昨日的立法會會議上表示,當局在去年第二季度,已就個人信貸資料安排諮詢業界。他稱現時只有環聯提供個人信貸資料服務,「我們都正諮詢業界,是否應該有多於一間的機構。若只有一間的話,(那)一間出事的話,我還有沒有其他方案,暫時是沒有」。他強調有關諮詢與今次環聯的事件無關,惟承認增加個人信貸資料服務機構,需考慮會否帶來更大的風險,以及如何透過業界規範有關服務機構。 消息人士透露,該次諮詢於銀行公會轄下委員會的會議進行,當中曾商討是否應引入新的信貸資料機構。 翻查資料,現時除環聯提供個人信貸報告查閱服務外,由中銀信...

主攻大灣區圖破市場壟斷

【本報訊】銀行業進入數碼化發展年代,無實體分行的虛擬銀行又即將發牌,電子認證及遙距辨識(電子KYC)需求更見殷切。 相關新聞:傳夥拍中銀拓信貸庫諾華誠信撼環聯銀行界冀引入競爭減成本 環聯屬美資難染指 適逢此際幾近壟斷市場業務的資訊供應商環聯資訊(TransUnion),去年底發生軒然大波,一宗商業世界揭示的安全漏洞,卻引發坊間對背後中美政治角力的傳聞及解讀,確屬少見。不過,新起爐灶的挑戰者諾華誠信(Nova Credit),股東背景及創立過程,確與中資關係密切;前身為香港資信的環聯資訊,則於1999年被美國TransUnion International收購,而諾華誠信行政總裁何佳意及其高管團隊,不少皆出身環聯香港,亦是不爭事實。要突破環聯優勢,諾華誠信高舉聚焦大灣區開拓跨境信貸資料的旗號,這亦是美資背景的環聯資訊,難以踰越的界線。大灣區覆蓋內地九個城市及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區內人口有近7,000萬,GDP規模達1.5萬億美元,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加速...

專家呼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征信標準一體化

在6月22日-24日第七屆中國(廣州) 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下稱金交會)上,助力大灣區中小企業發展·構建國際級征信合作論壇同期舉辦。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就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征信標準一體化,金融服務多元化、實體企業產融化等體系建設以及個人和中小微企跨境金融服務等議題進行探討,並呼籲構建大灣區乃至一帶一路的統一征信評價標準,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並建設大灣區統一征信平台。 廣東省金融辦公室總經濟師余昆明指出,廣東省被委以重任,在大灣區的全面建設推動中,率先牽頭實踐跨境互聯互通的重要工作。“廣東省、廣州市首先需要攻克的是灣區跨境機制、體系構建上的難題。而建立灣區統一標準、具有高度適用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用體系、優化灣區個人及企業征信機制,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他並希望,未來香港和澳門的機構,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協助大灣區構建統一標準的、互聯互通的信用體系,共同構建小微企的統一征信平台。 諾華誠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蘇誠信也指出,移動互聯網的大時代已經來臨,國內外的征信公司漸趨專業化,未來要利用數據處理的技術方法,加強行業之間的信任以輔助整個銀行體系,加強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信任。 「比如促進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國的合作,協助政府構建大灣區乃至一帶一路的統一征信評價標準,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改善公開透明的金融資產管理處置,力爭發揮香港機構連接大灣區和全球的作用。在灣區建立一套令國外金融機構認可的國際評分標準和評級模型,把大灣區評級標準與國際標準及做法有機銜接起來,吸引更多優質的國外資本。」蘇誠信表示。 廣東省中小企業局、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局副局長程有根也希望,專家為粵港澳大灣區初步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不斷創新完善廣東省中小微企業的征信體系,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論壇上,還舉行了5個項目簽約儀式。其中諾華誠信有限公司與廣州民間金融街征信有限公司分別與科孚商務信息有限公司(CRIF)、菲律賓征信協會(CMAP)簽訂合作協議,諾華誠信有限公司分別與廣州市小額貸款行業協會、廣州民間金融街征信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諾華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與百望貿宜(蘇州)軟件有限公司(Tradeshift)...

诺华诚信: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征信标准

来源:腾讯科技 2018-12-03 凭借在征信领域获得德勤2018年高科技高成长50强的诺华诚信,在颁奖现场表示,希望能够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征信标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改善公开透明的金融资产管理处置。 诺华诚信由香港银行界主要代表共同发起设立,也是香港第二家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个人资料隐私专员公署备案的征信公司。诺华诚信寄望于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优势,解决两地中小微企业及居民个人信息跨境不对称的问题,通过两地统一、标准化的信用和风险管理服务,为湾区各类经济活动、金融市场参与主体谋求实惠与便利。 诺华诚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苏诚信表示,诺华诚信已携手香港应用科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德勤、四方精创、银联通宝等机构于11月初共同发起设立了“智慧开放数据发展联盟”。接下来,诺华将牵头联盟合作伙伴,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基于开放API和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信息交互平台项目落地。届时,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可通过诺华的myconnect平台管理个人信息授权,进而轻松便捷地获取不同机构的个人...

助力中小企业发展,Tradeshift与诺华诚信共建大湾区国际级征信体系

2018年6月22日上午,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下称“金交会”)在广州正式开幕。Tradeshift联合创始人兼中国总经理Mikkel Hippe Brun代表Tradeshift与诺华诚信有限公司签订正式合作协议。未来,Tradeshift将携手诺华诚信有限公司,共同推动大湾区跨境征信标准一体化,金融服务多元化的全面建设,率先牵头实践跨境互联互通,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与发展带来全新希望。 金交会积极响应“推进诚信建设,要不断采取各类措施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首次举办助力大湾区中小企业发展·构建国际级征信合作论坛,论坛聚焦大湾区跨境征信标准一体化,金融服务多元化、实体企业产融化体系建设等热点议题。 论坛期间,诺华诚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苏诚信表示,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已经来临,国内外的征信公司渐趋专业化,未来要利用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加强行业之间的信任以辅助整个银行体系,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信任。 Tradeshift拥有国际化的平台标准,能够帮助构建行业信任、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这种能力正是大湾区发展迫切需要的。 Mikkel...

诺华诚信行政总裁

何佳意 行政总裁诺华诚信有限公司 曾出任环联香港总裁,管理大中华地区整体营运和发展。此前担任花旗银行集团消费贷款和财富管理业务总监,平安信托消费者贷款业务总经理,是第一批将小额消费贷款经营管理办法引进中国的高管。 持有香港理工大学高级管理人员数码科技领袖硕士学位,苏格兰思克莱德大学国际市场行销硕士学位,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深造文凭,加拿大韦仕敦大学毅伟商学院领导者深造文凭,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荣誉学士学位...

大灣區徵信體系互認待打通

【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於21日在廣州舉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台,本次金交會首次設立灣區金融合作區,現場有19個項目進行簽約,意向性簽約金額達4491.5億元(人民幣,下同)。會上,同時舉行「助力大灣區中小企發展  構建國際級徵信合作」為主題的論壇。渣打銀行(中國)零售銀行信貸總監陳燕來表示,目前粵港澳三地缺乏跨界身份的識別手段,港澳通行證的鑒別及內地公民身份證聯網核查系統難以統一,導致內地小微企業到香港融資較困難,同時也卡住了境外資金通過香港進入大灣區的意願。   「大灣區很多中小企業的境外融資需求還沒滿足。不少企業在內地市場發展大,想進一步到香港融資,走向全球市場。然而,他們下一步就會在香港碰壁,因為他們沒有相應的徵信紀錄。」陳燕來表示,從大灣區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旺,如能打通大灣區內徵信體系互認,將可更好地將香港金融優勢與內地企業互補。   不僅內地熱衷到香港融資,香港中小企也有意到大灣區發展。香港諾華誠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蘇誠信表示...

兩大美資壟斷全港信貸資料 北京高度關注 港府急謀規管

香港最大個人信貸資料庫公司環聯資訊(TransUnion),被傳媒揭露其保安系統有嚴重漏洞,特首林鄭月娥等高官的信貸報告輕易被人查閱。環聯和另一間管理商業信貸資料的鄧白氏(Dun & Bradstreet)同為美資公司,竟全盤掌控了本港每個人、每家企業的信貸狀況,如果這兩家公司對掌握的敏感資訊沒有妥善管理,在現時「無罰則、無王管」的荒謬情況下,香港經濟將面臨大災難。據了解,事件揭發後惹來北京高度關注,港府亦在快馬加鞭審視情況,並積極考慮規管可行性。 文:潘翠華 香港一直致力打造成「智慧城市」,但「環聯洩密」一事卻揭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條件非常脆弱。有記者日前嘗試冒充特首林鄭月娥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內的幾名高官,於環聯網上索取個人信貸紀錄,原來只需登記開戶,付款280港元,再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電話,並回答幾條選擇題,一份完整而詳盡的個人信貸報告,包括電話、地址、信用卡資料、信貸評分、還款記錄等,均一覽無遺。即使記者在選擇題環節中,全部選擇「以上皆不適用」,亦可成功過關取得報告。 環聯—— 聘任美國中央情報局高官 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環聯資訊大股東為美資公司TransUnion...

陳振英:要有本土公司打破壟斷

現時環聯和鄧白氏兩間美資公司壟斷本港信貸資料庫市場,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認為,香港其實有條件成立一間新公司,打破美資獨大的局面:「廿幾年前香港喺呢方面仲係一片空白,所以當時需要從外國引入成功經驗。而家香港已經累積到經驗,有能力亦係適當時候研究本地品牌,打出國際。」 他舉例,現時本地一間新公司「諾華誠信」已積極籌備成立信貸資料庫,目光更放遠至內地大灣區9個城市。 至於新公司能否與環聯或鄧白氐這些「老字號」分一杯羹,陳振英認為取決於金融管理局的態度,肯不肯引入競爭去優化服務,能否說服業界分享客戶資料,這些問題都需要長時間解決。他建議新公司可由小範圍、小規模做起,令業界建立信心。 KYCU資料更敏感  環聯又有份 除了信貸資料庫之外,金管局及銀行公會正研究專業資訊機構平台(Know-your-customer Utility,簡稱KYCU),主要以企業為目標,而政府亦會在個人方資訊平台方面牽頭。這個平台掌控的資料比環聯更厲害,包括公司及個人收入、支出、資金往來等更敏感資料都會一一記錄,原意是方便小公司及個人在銀行開戶,協助銀行審核申請人資料。然而,如此重要的資訊平台,在招標之後目前的潛在得標者亦是兩家美資公司,其中之一正是剛剛出事的環聯,另一家是IBM。 港府應有角色...

諾華誠信有限公司 及 Long Data

由「諾華誠信有限公司」承辨及Long Data 夥伴合作的城中熱話「助力大灣區中小企業發展,構建國際級徵信合作」論壇,在今個月22至24號第七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中舉行,論壇主題聚焦大灣區跨境徵信標準一體化,金融服務多元、實企業產等系建設以及個人和中小微企跨境金融服務等議題,共同探討發展趨勢。 屆時歡迎金融投資者、中小微企業客戶、機構投資者、金融從業人員現場交流論壇地點 : 廣洲琶洲•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二樓會議室時間: 2018 年6月22 日下午14:00 -17:00詳情請參閱大會官方 http://www.gzife.com/ 備注 : 大會日程以現場發佈為...

【畢打街閒人】環聯信貸背後跟中資的博奕衝突(渾水)

環聯信貸因為資料洩密的保安漏洞被萬箭穿心,我沒有其他補充,尤其撞正國泰事件的前車之鑑,環聯的確是有其保安問題。不過正當矛頭指向這個眾矢之的,我覺得背後引伸出一個更大格局去睇這件事。 讀書時期教授講社會科學或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就係從邊一個持份者得益和損失,去分析背後的成本效益。學院外的商業分析大同小異,環聯信貸中招,競爭者最高興。先慢著,乜環聯信貸有競爭對手咩?答案是有的。環聯信貸有一個本業直接競爭對手,那就是中資背景的諾華誠信。諾華誠信是由中銀信用卡前總經理蘇誠信創立,上年初引入6家中小型銀行、銀通與內地的中誠信為股東,當中不乏中資銀行如信銀國際、南洋商業銀行和上海商業銀行,正在大展拳腳搶攻環聯信貸。然後我們要明白這些信貸公司的背後利益有幾大。環聯和諾華誠信是提供信貸資料管理服務,蒐集個人信貸綜合紀錄。環聯因為早年已經落釘建立資料庫,在香港載有520萬位消費者之個人信貸紀錄。這個數字之大,相信已經覆蓋到全香港九成九有商業和消費的香港人了。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數據年代,數據突然變成黃金,好像那些賣金融理財商品等第三方平台,如Money乜乜(名不開),只要肯開放API,本身就有B2B的商機。520萬之大,非你我所能估算,背後除了代表商業利益,仲有諜報戰略意義,連我這些盲毛睇得到,偉大的國家唔會睇唔到。我再講多次,現在是大數據年代嘛。這些大數據和信貸紀錄,只要結合銀行反洗黑錢的資本流動足印,一旦加以數據化運用,國家想查中港兩地邊個走資、洗黑錢和漏稅都無問題。范冰冰逃稅案的餘溫,盛載住當權者打貪捉鬼的意識形態,已經在商業層次中體現出來了。現在是不是可以用更高維度去理解,點解馬雲要買美國萬通,那堆data太值錢,而且配合國策可以做到政治戰略目的。這跟諾華誠信打環聯一樣,都是同樣的邏輯貫穿,以前不知道這些離散數據有咩用,大數據年代後大家都知道了。環聯在1999年被美國TransUnion...

諾華誠信據報夥中銀拓信貸庫

<匯港通訊> 掌握本港逾500萬人借貸資料的資訊方案供應商環聯資訊(TransUnion),去年底爆出保安漏洞後,突顯市場缺乏競爭的隱憂。《蘋果日報》報道,由中銀信用卡前舵手蘇誠信創辦的諾華誠信(Nova Credit),前年底成立後亦加快發展。報道引述消息指,諾華誠信最近與業界會晤,透露將與中銀香港(02388)簽訂客戶資料共享協議,在取得此重大信貸數據來源支持後,該公司短期內可望正式啟動業務,並聚焦服務大灣區客...

環聯被受打壓 諾華誠信取而代之?

...

傳夥拍中銀拓信貸庫 諾華誠信撼環聯 銀行界冀引入競爭減成本

【本報訊】掌握本港逾500萬人借貸資料的資訊方案供應商環聯資訊(TransUnion),去年底爆出保安漏洞後,凸顯市場缺乏競爭的隱憂,由中銀信用卡前舵手蘇誠信創辦的諾華誠信(Nova Credit),前年底成立後亦加快發展。消息指諾華誠信最近與業界會晤,透露將與中銀香港(2388)簽訂客戶資料共享協議,在取得此重大信貸數據來源支持後,該公司短期內可望正式啟動業務,並聚焦服務大灣區客戶。記者:劉美...

丘寧:環聯鬥諾華 銀公很頭痕

個幾月前,有傳媒踢爆香港環聯資訊有限公司(環聯)存在保安漏洞,包括行政長官在內的官員信貸資料外洩,周一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更特意討論有關事件,反映政府高度關注的程度。正當市場聚焦應否修改私隱條例之際,近日有評論文章分析事件時提及,原來香港除了環聯之外,還有家叫諾華誠信的公司同樣提供個人與企業信貸資料庫服務,更稱這家具中資背景的公司有意與環聯競逐由銀行公會發放的KYCU(認識你的客戶平台),事件發展至此,相信銀行公會作出決定時一定相當「頭痕」。 綜合近日的報道,環聯風波發生後,受惠一定是她的潛在競爭對手諾華誠信,因為今次事件對環聯的聲譽肯定造成極大影響,幫襯另一家是很合理的想法。可是這家諾華誠信真是低調到一個點,就連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也好像不認識諾華誠信,日前在立法會表示,現時市場只有環聯提供個人信貸資料服務。 香港的銀行業其實十分傳統與保守,要她們與一家新公司合作未必是易事。至於KYCU這個平台,目的可以讓銀行與銀行之間互相合作,分享客戶的身分認證資料,屆時其管有的資料,將會比環聯現時擁有的如客戶的姓名、身分證號碼及出生日期等,以及客戶的借貸歷史更多和更有用。因此將來營運KYCU的公司絕對不能是泛泛之輩。 資料顯示,諾華誠信由中銀信用卡前總經理蘇誠信創立,還請來環聯前CEO何佳意任行政總裁,別以為公司名極具創辦人的色彩(大家都叫誠信),就一定是由蘇誠信持大股,根據諾華誠信公司網頁指,公司的始創成員及管理層只持約10%股權,約70%來自香港的銀行與本地金融機構,其餘約20%則來自其他信用評級機構。不過有報道指,諾華誠信的股東包括南洋商業銀行及上海商業銀行等6...

諾華誠信引6中小行 建跨境企業信貸庫

【明報專訊】本港的信貸資料庫業務長期由環聯所壟斷,但未來形勢將重大改變。中銀信用卡前總經理蘇誠信創立的「諾華誠信」,今年初引入6家中小型銀行、銀通與內地的中誠信為股東,銳意打造成涵蓋個人與企業的信貸資料庫,並利用科技為銀行偵察虛假交易與加強內部監控。諾華誠信行政總裁何佳意表示,希望盡快推出跨境工商信貸報告服務,回應市場現有痛點。 中銀信用卡前總經理蘇誠信創立 諾華誠信於去年10月成立,可謂銀行界的一項革命,因為股東主要是中小型銀行,包括信銀國際、南洋商業銀行、上海商業銀行、東亞銀行(0023)、創興銀行(1111)及大新銀行(2356),反映中小型銀行對電子KYC資料庫的需求殷切,願意共享資訊。同時,諾華誠信主攻企業信貸資料庫,亦反映現時行業的不足。事實上,何佳意在加入諾華誠信前,是環聯在香港的行政總裁。 何佳意表示,本港傳統的信貸資料庫未必能滿足市場需求。市場需要的不單單是客戶的信貸紀錄及評級,而是全方位能減低信用風險的解決方案。有見及此,諾華計劃在明年推出業界共享的反欺詐資料庫,利用資訊共享及大數據的分析,以辨別客戶資料及證明的真偽,減少欺詐及虛假交易等個案。 另外,諾華誠信亦會把業務重點放在企業的信貸資料庫方面,計劃推出跨境工商信貸報告服務。何佳意指出,公司借助股東中誠信在內地的資料庫,可協助銀行了解企業客戶在內地的經營狀况,除了營運數據,亦包括出入口數據、違規紀錄、知識產權登記紀錄等。雖然這些資料都能夠循公開渠道找到,但由於數據源雜亂,若能在同一平台查閱,可降低銀行的成本。 他又稱,隨着企業的跨境活動頻繁,現時有逾20萬家內地企業在香港營運,香港公司亦北上,單計大灣區已有約3萬家香港企業落戶,因此相信跨境工商信貸報告能回應市場需求。現階段已有約20家銀行對此服務表示感興趣。 統一數據平台...

諾華誠信

【豪言壯語】環聯倒下 誰來補上?   在經歷國泰洩露事件,然後電子錢包失竊,接著是PayMe帳戶被盜用,香港人已成驚弓之鳥。在這個時候,《明報》再投下一顆炸彈,揭露信貸資料庫「環聯」的安全漏洞。有趣的是,文章才刊登10分鐘,早已在金融界之間廣傳。 「環聯的競爭對手,可能是第一個『發現』這篇文章。」一名銀行主管如是說︰「他們最積極分享這篇報道。」正因這個現象,業界討論的除了報道內容外,還有背後可能發生的故事。 環聯有競爭對手嗎?大家都以為它做的是獨市生意。沒錯,暫時是無人爭。但有一個名字,是《明報》連續多日的報道之中也沒有提及的。 這個名字是「諾華誠信」。由中銀信用卡前總經理蘇誠信創立,近年招兵買馬,包括請得前環聯香港區CEO何佳意過檔,更引入6家銀行作為股東。除此以外,股東還包括中資的銀通與中誠信。 當然,在中誠信和銀通之上,還有甚麼背後的資本呢?業界眾說紛紜,但方向都大致一樣,大家都相信,建立一個信貸資料公司,與環聯競爭,是中央樂意見到的事。 有關環聯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