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困圍城等攬炒

 香港疫情遲遲未完,政府闊佬懶理,不少陷財困的市民及企業已無法再「吊命」,宣告以破產及清盤收場。破產管理署數據顯示,個人申請破產宗數連跌3個月後反彈,3月按月增43.99%至779宗,為過去9個月以來高位;反映企業的清盤呈請亦錄44宗,按月升15.78%。經濟師表示,香港中小企仍面臨重大困難,現時放寬的社交隔離措施僅屬杯水車薪,直言對港經濟效益不大。


一般而言,企業大幅裁員會引發破產潮,倘若銀行收緊放貸令周轉不靈的人士籌錢無門,亦會推高破產宗數。數據顯示,3月發出的個人接管或破產令宗數,按月飆69.39%至952宗。至於今年首3個月錄得的破產申請有1,986宗,較去年同期增三成;強制清盤呈請則按年升76.62%,至136宗。

年關難過 招聘意欲低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經濟學家吳卓殷解釋,不排除是因為有部分企業在農曆新年過後「做唔落去」,只能踏上清盤之路,現時香港失業率高企,企業招聘意欲不高,反映其經營仍面對一定困難。他指,香港金融管理局與銀行及時為中小企「放水」,提供百分百貸款擔保,以及延長借貸還款期限助中小企融資,否則已重演「金融海嘯」時申請宗數急飆的情況。


農曆新年不時橫跨2月份,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該月破產及清盤數目一般有所下降。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認為,基數效應令3月呈明顯升幅,惟統計數字多數滯後,本港疫情於2月底才有所好轉,故毋須過於悲觀,而現時提交破產呈請的數字,只是回復到疫情期間每月逾700宗的水平。

「來港易」經濟效益恐微

港府下月擬推出「來港易」,即豁免所有內地人士來港14天的強制檢安排,李若凡直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大,旅客返回內地時仍需進行強檢,相信不會明顯增強旅客來港的意欲。參考澳門的經驗,即使兩地不用強檢亦難立即吸引遊客湧至,預期待全球疫情好轉,各地恢復正常通關後,香港整體經濟環境才可改善。

疫情襲港超過一年,全城千瘡百孔,中小企苦不堪言。香港中小企業總會會長劉炳均指出,過去的社交限制措施令餐飲業受到重創,尤其是縮減堂食時間,業界只可勉強靠外賣為生,而中式酒樓等因實施禁聚令,更難以進行宴會等大型活動,大呻至今仍毫無改善。

對於年中將推行電子消費券,劉炳均形容對零售業而言是「甘露」,消費券設有時效限制,市民只能夠用作日常消費,相信能刺激疲弱的零售市場,並冀疫情受控後與內地早日通關,重振香港旅遊業。


個人破產申請回升

Related Posts:

  • 非法收數|欠債禍及親友 警月內拘12人涉淋油、寄陰司紙信件 西區近月非法收數案件有上升趨勢,警方遂展開「寒澤」反非法收數行動,於今早拘捕3名男子,月內共拘12人,涉嫌刑事毀壞及刑事恐嚇。該3名男子曾經利用淋油、寄恐嚇信件方式,逼使他人還債。西區警區反三合會行動組葉雋熙高級督察指,西區刑偵部留意到近月非法收數案件有上升趨勢,並發現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 Read More
  • 林修榮理財分半鐘 -- 應付追數公司常識20190917林修榮理財分半鐘 -- 應付追數公司常識(一)20190918林修榮理財分半鐘 -- 應付追數公司常識(二)20190919林修榮理財分半鐘 -- 應付追數公司常識(三)20190726林修榮理財分半鐘 -- 應付追數公司… Read More
  • 身上背負的東西太多,只會越走越累!而你終要學會:放過自己,別想太多 … Read More
  • 情緒都要健康 疫境財困 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各行各業,不少人受疫情影響而被迫放無薪假,甚至被裁員。面對收入突然減少, 使得一些人在財政上大失預算,也有不少人,他們之前習慣刷卡後只還最低還款額,收入減少使他們變得難以還款, 最終拖欠信用卡數。他們不知如何是好,嚴重影響情緒。專家與你分享財困出路。 #如遇有財務困擾或… Read More
  • 欠債人天書 欠債人天書欠債人天書這是本人在很多年以前在一個網站找到的,作者軼名,而網站server已關,有見此年頭不景,望可幫到有需要人仕!全文共四篇。後加附錄繼有普遍收數公司資料,手法及相關新聞。INDEX:1.收數篇2.卡數篇3.財務公司篇4.貴利篇5.收數佬、收數公司及查册資料庫收數新聞彙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