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不完整無結論」 認部分查閱環節高風險 環聯保安漏洞報告 銀公「打回頭」

【明報專訊】環聯網上查閱信貸報告服務去年被揭保安漏洞,金管局及銀行公會要求環聯遞交調查報告及改善,始能重開服務。事隔近半年,本報獲悉環聯早前已向銀行公會提交報告,證實部分網上登入環節屬嚴重(Critical)及高(High)風險。不過,銀行公會不滿報告內容,上月底向環聯發信,批評報告不完整、出錯及無任何結論,要求環聯重新修訂報告內容。

促加強安全改善監控

由第三方評估成效

銀行公會回覆,初步發現環聯網上信貸資料服務平台存在漏洞,須審視和加強網絡系統安全,改善監控流程和管理質素;環聯須提交專業且全面的獨立評估報告,有需要時要提供報告以外的補充資料,亦須委託獨立第三方機構評估措施執行的成效,在落實所有改善措施前,環聯仍會暫停有關服務。

消息:不排除再引入信貸機構

消息稱,公會已收到報告初稿,並向環聯發信提出問題,要求在合理時間回覆,目前不排除任何可保障客戶資料的可能性,包括引入多一間個人信貸資料機構。
金管局則回覆,已與銀行公會要求環聯委託獨立專家檢視保安及身分認證等程序,環聯完成全面保安檢視和在確認保安水平全面提升前,仍會暫停網上查閱服務。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則稱,正就事件作循規調查,完成後會按法例決定是否公布結果。

環聯:會持續加強查詢程序

環聯回覆稱,會持續加強網上消費者信貸報告查詢程序,服務恢復後,將立即對外公布。撰寫報告的獨立顧問畢馬威(KPMG)則拒絕回應。

獨立顧問畢馬威撰報告

本報獲悉,被揭保安漏洞後,環聯聘用畢馬威調查,並於今年3月完成長25頁的報告,包括分析環聯網上個人查閱服務不同環節的風險,並將15項「調查發現(findings)」歸類為5個風險級別,當中有一項被歸類為嚴重(Critical),3項被歸類為高風險(High),其餘則為中(Medium)、低(low)和無風險(Informational)。
環聯於上月15日與銀行公會討論該份報告,惟銀行公會並不滿意報告內容。銀行公會上月25日向環聯發出5頁信件,本報得悉當中內容,信中批評報告並無就網上查閱系統的保安措施及整體保安情况,提出任何意見或下結論,形容報告並不完整(incomplete),又稱報告內容出現明顯不一致(discrepancies)的錯處,同一評估項目在不同章節被歸類為不同風險級別,要求環聯盡快重新修訂報告。
銀行公會又在信中提到,環聯須示範新保安措施如何保障客戶,而恢復網上服務至少一周前,須向公會提交計劃書(見表)。

事隔半年交報告

陳振英:兩三月可完成

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稱,本報獲得的信件及報告內容與他所知一致,質疑報告已將部分網上查閱程序列為嚴重及高風險,環聯應立即補救,沒理由事隔半年仍未完成正式報告。他又表示,保安漏洞涉及公眾利益,正常應在兩三個月內完成,「至今應該無人覺得滿意(交報告)時間」。
陳振英指出,環聯提交的報告無提出確切可行的堵塞保安漏洞方法,肯定銀行公會有不滿,促請環聯盡快找出漏洞的關鍵,全面加強私隱保護系統,若環聯事件長時間未有進展,他考慮在立法會跟進。

明報記者 梁崇碧

Related Posts:

  • 諾華誠信據報夥中銀拓信貸庫 <匯港通訊> 掌握本港逾500萬人借貸資料的資訊方案供應商環聯資訊(TransUnion),去年底爆出保安漏洞後,突顯市場缺乏競爭的隱憂。《蘋果日報》報道,由中銀信用卡前舵手蘇誠信創辦的諾華誠信(Nova Credit),前年底成立後亦加快發展。報道引述消息指,諾華誠信最近與業界會晤,… Read More
  • 【畢打街閒人】環聯信貸背後跟中資的博奕衝突(渾水) 環聯信貸因為資料洩密的保安漏洞被萬箭穿心,我沒有其他補充,尤其撞正國泰事件的前車之鑑,環聯的確是有其保安問題。不過正當矛頭指向這個眾矢之的,我覺得背後引伸出一個更大格局去睇這件事。 讀書時期教授講社會科學或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就係從邊一個持份者得益和損失,去分析背後的成本效益。學院外的商業… Read More
  • 環聯被受打壓 諾華誠信取而代之? Read More
  • 傳夥拍中銀拓信貸庫 諾華誠信撼環聯 銀行界冀引入競爭減成本 【本報訊】掌握本港逾500萬人借貸資料的資訊方案供應商環聯資訊(TransUnion),去年底爆出保安漏洞後,凸顯市場缺乏競爭的隱憂,由中銀信用卡前舵手蘇誠信創辦的諾華誠信(Nova Credit),前年底成立後亦加快發展。消息指諾華誠信最近與業界會晤,透露將與中銀香港(2388)簽訂客戶資料共… Read More
  • 兩大美資壟斷全港信貸資料 北京高度關注 港府急謀規管 香港最大個人信貸資料庫公司環聯資訊(TransUnion),被傳媒揭露其保安系統有嚴重漏洞,特首林鄭月娥等高官的信貸報告輕易被人查閱。環聯和另一間管理商業信貸資料的鄧白氏(Dun & Bradstreet)同為美資公司,竟全盤掌控了本港每個人、每家企業的信貸狀況,如果這兩家公司對掌握的… Read More